WFU

2018年12月5日 星期三

斷指再接微創顯微手術:運針訓練

從木工用電鋸不慎鋸斷手指、到船員操作大型機具不慎受傷造成斷指,許多手術都需要利用顯微鏡來做血管重接的工作。手指的斷面多半受損嚴重,重接的手術成功率極低,卻是許多病人期盼盡可能保留手指頭的最後一絲希望。



熟悉顯微鏡視野下的縫合操作,對於斷指再接,有莫大的幫助。在顯微鏡的世界裡,百發百中的一針,勝過百發一中的一百針,冥冥之中必定有某種無形的力量,是值得我輩窮盡一生去探索的。


顯微鏡下持針





可以利用鑷子夾住線尾,然後針頂在其他物體平面上,把針調到跟畫面大概垂直 90度,顯微持針器再去夾針,會最容易夾到針的 3/5 。





夾到針的 3/5,運針運起來會最順。






有時候,還是會習慣縫過一邊就從中間穿出來,事實上可以針一次就通過兩邊,比較不用夾血管,對組織的傷害也會比較小。





這樣一次性過來就可以。





其實,過往的學長都會說在 center 可以直接照會 CVS;可是問題在於說,不是每個弟兄都能夠留在 center,所以自己練習縫合血管是很有幫助的!

當然,學長說的其實很有道理;可是,又再進一步去想,不屬於 center 的醫院非常之多,有的時候甚至連顯微鏡都沒有的醫院,臨時要縫合血管如何能夠做到呢?

我自己的發現是,前面的夾針、縫合,就算在沒有顯微鏡的狀況下,耐心的慢慢做,還是做得到,只是時間會稍久一點。

真正需要顯微鏡的狀況,主要還是在縫血管管腔的時候。

顯微鏡底下,我發現打結的過程中,其實利用兩隻器械 tip 對 tip 對碰到的感覺、回饋的觸感,其實很能夠幫助自己打結。

在完全沒有顯微鏡的狀況下,利用器械輕碰回饋的手感,其實一樣可以成功的打結 。

當然,必須承認還是有顯微鏡看,動作比較快,但是萬不得已的時候,依然是個好方法。





這是縫好的第一針。

因為手套是有彈性,如果一開始練習就剪很大洞,常常會在打結的時候,橡膠的彈性把針彈飛,所以剛開始的手套練習,其實可以先縫手套的皺摺就好。





之後,比較熟悉再開始剪破洞。





剪線一般留 3mm,如果太長,就會像這樣擋到下一針。





期間,有過異想天開,把手套的手指頭部分剪下來,在中間對剪,就可以形成管狀物,但是固定不能夠太遠,不然很難拉到靠近。





最後,速度練習,目標就是 10 分鐘五針。

戴著手套的手感會急速下墜,縫手套練習的時候,還是要帶著手套才有實際臨場感。

珠寶鉗是有卡榫的,會比較手不用一直捏著,比較省力。

手套鬆鬆的沒有 tension 最難縫,就像是血管的第一針一樣,所以多少還是要有 tension。

線尾要夠長,不然打第二個結的時候,很容易前功盡棄。

打第二個結的左手,雖然要 keep 抓住線,但是不要把線做過大的 tension,否則第一個結可能跑掉。

洞比較大的時候可以先 stay suture,縫好附近,再拆掉第一針重新縫合。





打第二個結的時候,因為是做相反的方向,珠寶鉗壓在第一個結上面,暫時幫忙 hold 住,可以減少第一個結鬆脫的危險。

打完結的 tension,一定要用顯微鏡下確認才準確,用手感因為是平常 3-0/4-0 的手感,還沒有感受到緊以前,通常線就斷掉了。


比較大的 gap






gap 比較大,也就是先一針大針盡量帶起來。





然後,鄰近部分慢慢縫。





就會漸漸關閉起來。


Z plasty


練習多重運針方向,Z plasty 是個很好的練習科目。

秘訣是調整手套(縫合目標),讓自己要縫的方向變成 2 點鐘往 8 點鐘方向。







完成圖。





Rotator cuff tear repair with microscope。





當然,也試著剪了一個弧形的破洞,模擬 rotator cuff tear 囉~  其實,要縫得好的秘訣都是一樣的,畢竟在顯微鏡底下手指關節的靈活度已經很有限,最好都是透過改變目標物,讓入針點在 2 點鐘、出針點在 8 點鐘,會是最容易縫合的囉。





我當然無法變出這麼小 size 的 suture anchor,所以就是用 ㄈ 字型的縫法,再綁起來。





完成圖。





完成基本訓練之後,在依據世界各國際醫學中心的規範準則下,院方會提供我們進行動物實驗,以大白鼠做模擬手術,這些訓練都是為了在實際手術的時候,能夠對顯微鏡更加熟悉、運用自如。

以上的照片皆是由顯微鏡拍攝,再次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練習。顧及本站未設定分級,白鼠模擬手術的照片將不會放到部落格上。但還是要再次向這些白鼠們,致上我最深的謝意,牠們用一生陪伴著我,我卻無法用一生陪伴牠們。

謝謝白鼠們,我會永遠記得人生路上每一台手術,自己的身後都有六隻白鼠作為我最好的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