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

EFORT峰會 ~下半場 - 腳踝骨折的急診、X 光評估及手術治療

踝部骨折常見的難題


針對急診室常見的踝部骨折,歐洲骨科醫學年會特別邀請了聲望卓著、來自英格蘭的足踝大師Sakellariou Anthony做演說,演說的題目也正好是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疑惑:踝部骨折的穩定度究竟應該如何判斷呢?

上半場,我們了解了比較常見的SER type骨折的分類,下半場要探討的是 – 第二常見PER type的骨折。





相對於SER type骨折,PER type的骨折機轉是deltoid ligament先受傷,接著是AITFL avulsion、第三步是高位的fibula,最後則是posterior malleolar。

當我們看見一個高位的fibula fracture (Weber type C),當然我們會聯想到PER 這個類型的骨折,進而連想到要檢查Medial malleolar。

可是,當fibula沒有明顯的骨折的時候呢?我們就常常需要利用側躺重力牽引的X光來輔助判斷了。


固定器材的選擇


一般而言,如果medial malleolar有骨折,我們會需要做固定來維持內側medial column的穩定度。但是,當合併腓骨fibula也有骨折時,就常常需要先固定fibula,進而得到長度以及旋轉方向的座標。當骨折已經影響到高位腓骨、甚至後踝的時候(PER Type 3、4),脛腓聯合之間也要考慮使用螺釘固定,來增加lateral column的穩定度。

具體而言,甚麼時候我們需要打diastasis screw呢?根據Chissell在1995年JBJS發表的論文,如果Fibula在syndesmosis 上方3.5公分以上骨折合併deltoid ligament rupture;或是fibula在syndesmosis上方15公分以上骨折、同時合併穩定型態的medial malleolar骨折的時候,要考慮diastasis screw的使用。但是,這是1995年的研究了。

事實上,我們當然希望是知道syndesmosis是否穩定,之後才談及固定。那我們如何知道syndesmosis是否穩定呢? 手術中的麻醉狀況下,我們可以用小爪鉤鉤看看已經固定好的fibula,透過觀察medial space是否會開掉,來判斷穩定度是否足夠。





如何置入脛腓聯合韌帶間螺釘 ( Syndesmotic screw)。

Sakellariou Anthony大師的第一個建議是,必須使用正確的器具做復位;雖然,在台灣我們常常順手就用Kocher、大螃蟹、有時候會用Synthes clamp,但是其實最正統的方式還是用專用的復位鉗。 screw的入點大約在joint line的上方,不超過2-3公分。

最後,不論如何的自信,都盡可能開到足夠的傷口,在直視下復位。理由就在於大師本身就有不少慘痛的經驗,希望盡量減少病人的傷口。但是,在回診的時候,才發現兩根骨頭之間並沒有能夠對回去。




有時候甚至大師都覺得自己超極有自信、C -arm底下看絕對是完美復位,以至於讓病人在門診時,再做一次電腦斷層,才發現fibula根本就沒有能夠對在tibia的insura裡面。





另一方面,reduction clamp和screw drill之間,理想的關係也常常是骨科醫師們爭論的焦點。Kennedy等人分析了200名正常人的踝部電腦斷層,發現最正確的位置應該是從fibula lateral apex的頂端,朝向medial malleolar的前半去打;同時,必須要注意它是一支position screw,而不是compression screw。

如果鋼板的位置夠distal的話,當然也可以從鋼板的洞直接打screw。


鋼板的選擇 :DCP vs 1/3 tubular plate


基本上大師的判斷,原則是lag screw:如果骨折塊之間有足狗的空間可以打lag screw,那就會選用1/3 tubular plate;如果沒有空間,或是沒有適合的角度打lag screw,他就會選擇DCP;如果,除了不能夠打lag screw先固定骨折之外,還打算要打syndesmotic screw,那麼就會考慮打reconstruction plate,比較好調角度。

有關於syndesmosis screw的爭議很多 ( 1支 or 2支 ; 3.5mm or 4.5mm ; 3或4個cortex …。),目前學界還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。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在必須要打syndesmotic screw的情況下沒有打,骨折部位是難以得到穩定的!

不過,話說回來,到底甚麼時候要打syndesmotic screw呢? Egol等人2010年發表在Journal orthopedic trauma的文章認為,需要接受syndesmotic screw的病人臨床追蹤結果比較差 ( 注意!可能是病人的骨折本來就比較粉碎);而Kortekandas 2014年發表在Foot and Ankle International的文章,則是隨機分配了打screw與不打screw兩組病人,發現兩組病人在後續追蹤的功能指數和MRI上,並沒有顯著的差異!

所以,我們真的一定需要syndesmotic screw嗎?也許,答案是否定的!


合併後踝Posterior malleolar的骨折 (Type 4)






合併後踝Posterior malleolar的骨折,包括了SER及PER Type 4,Haraguchi使用axial cut CT、Bartonicek使用3D重組後的CT,分別提出了各自的分類系統。

依照Haraguchi 2006年發表在JBJS的文章,單純的posterolateral 一條斜線,屬於Type 1

如果後踝的骨折線有延伸到內側的話,屬於Type 2;Type 2又依照碎成幾塊分成了 1 part與 2 part。

如果axial cut上面列成了兩塊,那就是2 part了。

Type 3 則是指一塊小薄片,削下來的後踝骨折。

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做CT、還要特別做一個分類呢?原因就在於單純的X光並不可靠。

在很多時候,X光只能夠告訴我們posterior fragment的大小,但是對於粉碎的程度,常常是無法提供充分的資訊;而早在1940年,Nelson就提醒過我們 : Size is not everything!

Kumar 在2018年更是發表了論文,證實電腦斷層常常會改變外科醫師原先的治療計畫。因此,對於三踝骨折(內踝、外踝、後踝),電腦斷層是必須的。


後踝固定的方式






舉一個常見的後踝骨折案例(非本院案例),我們常常看到有 「從前往後」 打螺釘的例子,但是事實上,這樣的做法,符合力學的原則嗎?





或者,這樣說,如果我們把腳踝的片子橫放著看,是不是很像是distal radius 的volar Barton fracture呢?如果,很像的話,我們是否會在volar Barton fracture的dorsal side打入一支screw呢?

用這樣的觀點來想,似乎不論如何從後方放置鋼板都是比較合理的選擇。這就是antigliding plate的由來。

Schaffer 在1987年JBJS的論文告訴我們,antigliding plate的固定效果比lateral plate來的好,而且不需要再distal fragment上面打screw,也就不會有打穿關節面的危險(如果要打,則必須要打two cortex)。

當然,也不是毫無缺點,比如說exposure比較困難,這個部分,大師通常是利用側躺的擺位克服。如果真的覺得非常困難,趴著的姿勢也可以進行後踝的手術。


如果後踝已經固定,是否還需要syndesmotic screw呢?


Gardner在2006年CORR發表的論文指出,固定posterior malleolar可以提供遠比syndesmotic更好的穩定度;Miller 在2010年更進一步提到,如果PITFL是完整的,對於posterior malleolar的固定可以提供比syndesmotic screw更好的穩定度。

2018年Foot and ankle International 的文章更是直接指出posterior malleolar的固定,可以在trimalleolar fracture提升穩定度;另一方面,如果在posterior malleolar有骨折的狀況下,力量都吃在骨頭上,PITFL幾乎都不會受損,因此固定後踝,當然可以得到好的穩定度。只要確保關節面有復位重建,就可以在不需要syndesmotic screw的狀況下開始活動;既然根本就不打syndesmotic screw,也當然就沒有 「多久」要拔syndesmotic screw的問題了。

所以我們是不是該考慮對posterior malleolar多做一些事情了呢?


內踝骨折


內踝的骨折一般可以分成infracollicular和supracollicular,supracollicular的骨折相對大塊,固定之後常常可以得到穩定。反而是,看起來小塊的,我們常常需要更小心,因為在CT(電腦斷層影像學)上面,常常會看到其實骨折線是有往後踝延伸的,如果我們的刀口不夠偏後(posteromedial approach),往往會造成固定的困難。


恩師陳沛裕的教誨


我們過往常常是固定骨折,而不是追求穩定度。因此我們固定了太多的Weber B 和 SER type 的骨折,而同時又對後踝骨折的固定不足。聽完大師精彩的演講之後,突然有種任督二脈被打通的感覺。

恩師陳沛裕常常提醒我們,即使後踝的骨折看起來很小一塊,且空間只足夠串一支鋼針,還是值得盡量去做。當患肢過於腫脹、甚至出現明顯水泡的時候,更是要耐心的評估及觀察,寧可等待消腫以及水泡的情況漸緩,過個幾天、甚至一兩個禮拜再行手術,不只是對於皮膚癒合有益,更是有助於術前的審慎規劃。聽過了這個演講,才明白恩師的苦心和諄諄教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