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病人多半會在意傷口的大小,而在特定的骨折形式裡面,極微創的方式,將傷口控制在兩公分附近,是有機會做到的。重點在於對於解剖的熟悉與應用。
擺位
完成麻醉,開始消毒以前,就可以先 closed reduction,一般來說就跟術中操作一樣,就是先traction, 刻意往 dorsal 方向 disengage,然後感覺到拉開之後,flexion 復位,看每個人肌肉多寡不同,拉的次數也不一樣。
拉到差不多,利用紗繃吊手的時候,可以綁在食指中指,也可以綁在大拇指 ,就依照骨折的形式去判斷。先拉好,然後吊著的好處是刷手、消毒、鋪單的過程當中都在利用重力traction、正式開刀開進去會比較鬆、也比較好開。
微創傷口畫記
針對骨折分類比較簡單、關節外的骨折,我們可以採行微創的傷口處理,要訣是能夠熟悉骨頭的位置及解剖。
抓到正之後,摸著 radius 和 ulnar,就會抓出手腕大約的橫徑。
橫徑做三等份,偏向 radial side 的三分之一,一般就是下刀口:但是這時候還不要心急。
還要摸到 scaphoid tubercle 以及 flexor carpi radialis、摸起來有點硬硬的 tendon,當做標記位置的驗算。
劃開傷口下刀
反覆確認位置無誤,才開始下刀。因為微創手術的前提在於關節外、而沒有碎裂到關節內的骨折,因此下刀的遠端,不需要進到關節裡面。
從橫紋的地方下刀開始算,一般 2~2.5cm 就夠。對於瘦小的女性病友而言,甚至可以在兩公分的傷口完成。
劃開傷口以後,手指一定要伸進去摸、並且確認 FCR,只要覺得有一絲絲不對、不管是tendon 硬度怪怪、或是沒有明顯的膜等等,就要去找 PL:因為手部的構造很小,骨折受傷後,位置又很容易跑掉,這件事情一定要確認。 確認找到 PL和 FCR、位置沒有異常,才能再往下做。
確認 FCR 之後,向 ulnar side 鉤開,在它正下方會有一層膜,並且有 FCR 的凹痕,沿著凹痕用小刀畫開,底下受傷的組織因為壓力很大,就會立刻爆出來。
這裡要特別注意,微創小傷口持刀技術上,一定要像武士刀一樣垂直傷口,才能充分的利用手術空間,接下來切深部的 PQ 也是一樣。
連著骨膜,用兩頭的尖頭 dissect PQ,才會好縫合 ==> PQ 要連著骨膜一起起來,才會好縫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