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

遠端橈骨骨折:微創手術傷口:醇樺 knowledge update

遠端橈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,開放式鋼板固定是我們常用的治療方式;然而開刀越來越實際的感受到,經驗是一層一層累積的,就像河邊的石頭一樣。感謝眾多師兄弟的指教、前輩先進賢謝的放手、讓我最近又多了一些心得,也許不是甚麼大學問,知識上有所提升還是挺高興的;稍微整理一下,和更多同好分享:醇樺 Knowledge Update 。






其實病人多半會在意傷口的大小,而在特定的骨折形式裡面,極微創的方式,將傷口控制在兩公分附近,是有機會做到的。重點在於對於解剖的熟悉與應用。


擺位






完成麻醉,開始消毒以前,就可以先 closed reduction,一般來說就跟術中操作一樣,就是先traction, 刻意往 dorsal 方向 disengage,然後感覺到拉開之後,flexion 復位,看每個人肌肉多寡不同,拉的次數也不一樣。

拉到差不多,利用紗繃吊手的時候,可以綁在食指中指,也可以綁在大拇指 ,就依照骨折的形式去判斷。先拉好,然後吊著的好處是刷手、消毒、鋪單的過程當中都在利用重力traction、正式開刀開進去會比較鬆、也比較好開。


微創傷口畫記


針對骨折分類比較簡單、關節外的骨折,我們可以採行微創的傷口處理,要訣是能夠熟悉骨頭的位置及解剖。



 

首先一個重要的 marker, 是摸到 radial styloid ,合併著手腕的橫紋,我們可以判讀出 joint line 大約的位置。另一個重點是,因為骨折通常都蠻腫、而且骨折位移的,我們也可以利用styloid 抓出是否擺位夠正。





抓到正之後,摸著 radius 和 ulnar,就會抓出手腕大約的橫徑。





橫徑做三等份,偏向 radial side 的三分之一,一般就是下刀口:但是這時候還不要心急。





還要摸到 scaphoid tubercle 以及 flexor carpi radialis、摸起來有點硬硬的 tendon,當做標記位置的驗算。


劃開傷口下刀


反覆確認位置無誤,才開始下刀。因為微創手術的前提在於關節外、而沒有碎裂到關節內的骨折,因此下刀的遠端,不需要進到關節裡面。



 

從橫紋的地方下刀開始算,一般 2~2.5cm 就夠。對於瘦小的女性病友而言,甚至可以在兩公分的傷口完成。





劃開傷口以後,手指一定要伸進去摸、並且確認 FCR,只要覺得有一絲絲不對、不管是tendon 硬度怪怪、或是沒有明顯的膜等等,就要去找 PL:因為手部的構造很小,骨折受傷後,位置又很容易跑掉,這件事情一定要確認。 確認找到 PL和 FCR、位置沒有異常,才能再往下做。



 

確認 FCR 之後,向 ulnar side 鉤開,在它正下方會有一層膜,並且有 FCR 的凹痕,沿著凹痕用小刀畫開,底下受傷的組織因為壓力很大,就會立刻爆出來。

這裡要特別注意,微創小傷口持刀技術上,一定要像武士刀一樣垂直傷口,才能充分的利用手術空間,接下來切深部的 PQ 也是一樣。

連著骨膜,用兩頭的尖頭 dissect PQ,才會好縫合 ==> PQ 要連著骨膜一起起來,才會好縫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