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

椎間盤壓迫坐骨神經痛:顯微微創內視鏡MED椎間盤切除

其實,近年來關節鏡與各式內視鏡越來越流行,因為微創、小傷口、恢復快等等各式原因,在骨科的許多領域 scope 都可以說是漸露頭角。以脊椎外科而言,如果說到興起的 scope,一個是前文提及過的 PELD ( 見前文:椎間盤突出:微創經皮內視鏡 (PELD) 減壓 ),另一個就是 MED, micro-endoscopic discectomy 了;PELD 的特色是需要在水底下操作,有點像我們平常熟悉的關節鏡那種感覺,MED 則是利用微創的技巧,有點類似顯微鏡放大的技術,投影到電視螢幕來,換言之,操作的大部分時間基本上是乾燥的。





至於鏡頭的位置,有 operator 喜歡戴在頭上當作頭燈;有 operator喜歡掛在 quadrant retractor上面。以助手的角度而言,戴在頭上的方式,鏡頭會比較容易晃動,跟刀的時候要提醒自己不要一直盯著螢幕,不然很容易暈船喔。


術前移動式 X 光定位


準確的找到 interlamina space 是最困難、卻也最重要的, 因此術前 C-arm 要認真照 ,也盡量去找畫質好一點的 X 光機。一般來說,我們需要在皮膚上畫出的標記如下圖:





術前 C -arm 定位正確的話,我們就會很清楚手術視野,也就是 interlaminar space 所在。






手術入路


假設我們有透視眼,只看的見骨頭,我們背對一節脊椎的時候,大概是這樣子看的:





當然,事實上會有很多肌肉、韌帶充滿其中:





那當然硬的東西比較容易定位,所以我們手術也是利用硬的地方(例如 facet )當作地標,我們用 trochar 去頂到 facet 內緣與 laminar 的交界:






定位好之後,接下來我們用小刀劃開一個 1.8 公分的傷口;有的時候遇到比較胖、比較壯的病人,傷口必須劃大一點點。





接下來,使用 quadrator retractor 扇形撐開器,一點一點的從 trochar 邊邊 dilate,我們可以把手術的視野打開,當然上面這張圖比較理想化,我們實際上手術的圖大概比較像是下面這一張:除了皮膚之外,只有一個 1.8 公分的小洞,小洞裏面也是一大堆肉肉,要慢慢的耐心去分開來。



  

把肉燒開、分開之後,就會向下面這樣:



 

接下來我們沿著 lamina上緣,用 curret \ alligator 慢慢的小口、小口把 yellow ligament 打開一個洞 ,看到下面有黃黃的話,就是 epidural fat,也就意味著 dura 不遠了。



 

接下來,可以先用粘膜剝離子探,確定可以探到 lamina 的 volar side。


椎弓減壓






確定探到的是硬硬的骨頭,就可以用 Kerrison 2 \ 3 \ 4 號慢慢咬開來做減壓。





我都很佩服師長們很神氣,可以單手拿 kerrison 咬骨頭,我自己是絕對雙手操作:左手拿著槍管,右手開槍,制式化的動作好處是比較穩定、也不會有力氣不夠、咬不動的問題。






完成下節之後,回過頭用粘膜剝分開 yellow ligament 和 epidural fat,之後一樣用 kerrison 減壓 yellow ligament 以及上節的 lamina。


移除突出椎間盤





 
理想上我們減壓之後,可以看見 dura sac 及上面的 dura fat,同時若有似無的可以看見下一節的 root。



  

用神經勾把 dura sac 輕輕的撥到一邊,找到突出的椎間盤,然後用 disc clamp 把它清理掉,就大功告成了。



 

黃韌帶用 alligator/curret [沿著 L5 lamina上緣] ,小口小口挖一個洞, hook/probe 確定探到 lamina 的 volar side, 才用 Kerrion 咬; 回頭朝 L4 時, 也是如此。


PELD v.s. MED 操作實際感受


與先前提過的 PELD 相比,MED 的好處是沒有水、比較乾爽,設備也相對單純;但是缺點就是電燒過程中,產生的煙會比較多,許多動作做到一半,就需要換 suction 進去吸一下煙霧、不然煙霧瀰漫,甚麼也看不到:顯然兩種術式設計都可行,也都還有未來持續進步的可能、值得進一步的期待和觀察。